欢迎访问“楹联网”——更新更全的楹联网络资讯平台  欢迎访问“楹联网”——更新更全的楹联网络资讯平台欢迎访问“楹联网”——更新更全的楹联网络资讯平台  欢迎访问“楹联网”——更新更全的楹联网络资讯平台  欢迎访问“楹联网”——更新更全的楹联网络资讯平台


  >>   风采

楹联网

www.yinglian.org.cn

最新最全的楹联网络资讯平台

电邮:203194828@qq.com

热线:13001024648

QQ: 203194828

风采1
 
陆桂昌:汉语声律的源流和变迁
 发布时间:2015/12/5 浏览次数:2038

汉语声律的源流和变迁

陆桂昌

要写好诗词和对联,必须懂得声律。诗词对联都实行双轨制,即既可以用古声,也可以用新声。古声以平水韵为准,新声以普通话为准。但同一作品内不能混用。弄清古声和普通话的来龙去脉,知道它的主要区别,对创作和评选作品大有裨益。

一、古声的来历

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是雅言,相当于古代的“普通话”。雅言来自哪里?来自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,流行于夏朝。上古“雅”同“夏”相通,“雅”又解为“正”。雅言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。到周朝发展为古中国的通用语言。

孔子教学,弟子三千,来自方言不同的四面八方,孔子就是用雅言讲学的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──《诗经》,汇集了西周之后五百多年的各地诗歌,用的就是雅言,可诵可唱,体现了雅言的声律。中国第一部词典──《尔雅》,就是雅言的词典。

历史上中原被外族无数次入侵,汉语也同样被“入侵”。

1、西晋。“五胡乱华”。北方五个游牧民族(统称胡人)先后入侵中原,外族与汉族之间,胡人与胡人之间,战争不断,杀人无数,大量汉人逃亡,中原人口仅存几分之一。历时135年。最后鲜卑族统一北方,魏晋南北朝对峙。这期间,中原的雅言与“胡言”相混,雅言被“胡化”。

2、隋朝。沿袭雅言,编纂中国第一部韵书《切韵》,作为官韵,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。

3、唐朝。编纂《唐韵》。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。唐朝的雅言发展到最高峰,涌现出光辉灿烂的唐诗和后来的宋词。

4、宋朝。编纂《广韵》,简化为《礼部韵略》。平、上、去、入四声。山西平水人刘渊于1252年修编《礼部韵略》,世称《平水韵》,全国沿用至今,成为当今古声的标准。

元朝。蒙古族入主中国,统治者初期规定蒙古语为国语,北方的语言变成“胡汉混杂”,元朝编著的《中原音韵》取消了入声,雅言的四肢断了一条腿,北方话的词汇、发音和声律大变。

明朝。朱元璋定都南京,为了纠正“胡汉混杂”的语言混乱状况,颁布了《洪武正韵》,多次发布政令,力求恢复正统音韵,同时恢复入声。

清朝。初期规定以满族语为国语,但因满语太原始,词汇太少,不能满足表达需要,不得不作罢。满人也学汉语,于是以融入了满语要素的北京话为官话,少了入声,多了翘舌音(卷舌音)。但清朝的诗韵沿用《平水韵》,出版了《佩文诗韵》、《佩文韵府》,后来又出版了《词林正韵》。《词林正韵》是把《平水韵》中相近的韵合并而成。诗韵和词韵保留入声。形成讲话讲官话、写诗用诗韵、填词用词韵的状况。

中华民国。定都南京,商议制定国语。一派主张以粤语为标准,一派主张以北京话为标准,两派争论相当激烈。孙中山考虑从有利统一北方出发,主张以北京话为国语,表决时仅以3票之差定下以北京话为国语,普及到台湾。

新中国。1955年,法定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普通话,没有入声。原有的入声字,按读音一部分派入阴平(如发、剥、节、劈、出,等等),一部分派入阳平(如国、德、敌、读、宅,等等),一部分派入上声,一部分派入去声,这是同古声最大的差别。

二、口语现状

各地的方言,千差万别。从使用人口多少来排序,目前中国流行最广的话语如下:

1、普通话。声律方面,是三声四调:平声(阴平阳平)、上声、去声。有翘舌音。

2、吴话。是东晋迁都建康,把雅言同上古的吴越一带的方言结合而成。现流行于浙江、安徽、江西北部一带。四声八调。四声即平、上、去、入;八调即阴平、阳平、阴上、阳上、阴去、阳去、阴入、阳入,演绎了周文王的八卦。无翘舌音。

3、粤语。粤语一般指广州话。来历:秦朝统一南越(包括广东、广西、越南北部),北方“移民”大量进入岭南“开发”,把雅言带来了。汉朝设行政区,交趾刺史部设在水路四通八达的广信(现在的肇庆封开),规定以雅言为官方和公共交际语言。当时南蛮各族语言不通,纷纷学习雅言用于族外交际,雅言于是向四面八方流行扩散,融合了一些方言成为粤语。北方各朝代都有不少战争,而岭南比较稳定,所以粤语也相对稳定,受北方外族语言影响较少,因此保存了大量雅言的词汇和声调(发音有变而声调少变)。粤语分四声九调(比吴话的八调多了一个中入声),没有翘舌音。

例如:诗史试时市事色锡食。

又如: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十

(钖和八是中入声)。

4、闽南话。北人南迁,从河南到福建再到台湾、潮汕。闽南话起于晋而盛于唐,源于中原的河洛语音,四声七调。

5、客家话。客家人源于中原,战乱南迁。从西晋开始,五次大迁徙。客家话出自晋音,四声六调居多。

6、赣话。北人南迁多经江西,因此赣话成了“南腔北调”的交叉方言,客家音、湘音、北音,都有混合。

三、习惯

从以上的变迁和语言现状,雅言的书面语一直保留,而原汁原味的雅言口语找不到了。但不管口语如何变化,历代文人大都习惯以古声创作。

推广普通话已经60年,新编《中华诗韵》只有14个韵、3声4调,容易操作,但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要用古声呢?

我想,是按古声才能全面领略唐诗宋词的韵味,沐浴中华历史文化的光辉。古声有入声,入声字的发音短促有力,很能表达悲愤、激烈的感情。例如岳飞的《满江红》、李清照的《声声慢》、毛泽东的《忆秦娥》等,都是入声韵。

南方战乱较少,地方语言相对稳定。因为保留雅言声律多,所以用南方话朗读诗经和唐诗宋词,比较押韵,比较好听,感情容易发挥。普通话中不少入声变作平声,用普通话朗诵一些古代诗词,声律就变了,味道就淡了。

例如《诗经》的第一首:
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用广州话读是一韵到底,用普通话读变成两个韵。

又如岳飞的《满江红》,用普通话朗诵和用有入声的方言朗诵,效果就不一样。这就难怪很多人钟情古声了。

我习惯讲白话(粤语),生活在白话为主的语言环境。我创作诗词对联,习惯以粤语定平仄韵律,再查对《平水韵》,大多吻合,于是喜欢用古声创作。特别是到讲方言的农村写对联,村民普遍用方言读对联,如果用普通话创作,有些字村民会说不合平仄,读起来不那么上口。例如很常用的“国”字“福”字和“德”字,粤语和古声是仄声,普通话是平声。所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创作对联,最好兼顾当地读音,以求共鸣。

新声古声之争不断,造成创作和评选的困扰。新古之别,最主要的是入声。要减少纷争,有利文化的传承,就要缩减差别。其实,普通话的去声同入声近似,如果把古入声字全部派入普通话的去声,不必拘泥于北京话(何况北京的内城话与外城话都不同)。下个政令、新华字典把原入声字的声调改为去声就行,人们就会跟着念,便容易接受用新声朗诵和创作。

井底妄言,如蒙教正,幸甚。